首页 调查 > 正文

襄阳自贸片区:共建智能汽车产业学院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襄阳汽车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低端到高端、从零部件到整车、从传统动力到新能源汽车、从单一的汽车制造业向汽车产业化迈进的转变。目前,襄阳已发展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汽车动力与部件产业基地,拥有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个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检测机构,已形成集制造、物流、商贸、研发、检测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的发展,核心是技术,关键在人才。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襄阳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襄阳自贸片区结合襄阳汽车产业发展需要,依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共建特色鲜明的国家级产业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推动“园区、校区、厂区”融合发展,为襄阳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助力襄阳汽车产业链优化升级。

学院积极探索和完善政产学研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机制,深化“高校—园区 (政府)—企业”三方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跨学科、创新型智能汽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借鉴欧洲工程师教育模式,打破学科壁垒、专业藩篱、校企隔阂、本硕隔断,实现 “园区、校区、厂区”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企业技术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不匹配的痛点,打通企业招才引智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 “最后一公里”。


(资料图片)

开展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依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电子、机械和管理等优势学科,建立 “园区—校区—厂区”人才培养新机制,着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并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襄阳急需的高水平应用型汽车工程师。

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

充分利用襄阳市人才优惠政策和高校的人才集聚效应,采取本部选派加人才引进的方式,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材料等领域汇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人才上下功夫。

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

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特别是在 AI+汽车、智能装备、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大数据技术等优势学科领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为提升襄阳自主创新能力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

开展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 “理论教育+模拟实训+园区实践+跟踪扶持”创业教育模式,建立融 “培训、实训、孵化、服务”于一体的创业培训机制。支持高校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开展产学研合作

联合中国工程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定期组织产学研洽谈会。与襄阳优势企业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效服务襄阳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多方努力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自2021年9月开学以来,已完成大学生赛车工作坊 (赛车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三维仿真及3D 打印实验实训中心、汽车构造实体拆装—数字化展示实验实训平台、汽车零部件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平台等科研实验平台和实践实训平台筹建工作;申报建设的 “东风 HUAT 智能汽车产业学院”获批成为国家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学院已与近40家襄阳企事业单位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与23家企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签订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合同31项,合同金额达2000余万元,申报发明专利10项。截至2023年6月,学院已分两批共培育学生1392名,其中有255名在襄阳实现高质量就业,有131人考取研究生。(襄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

来源:襄阳高新

编辑:李韶松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