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 > 正文

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环球热闻


(资料图)

“企业发展就是要面向未来,赚技术创新的钱、赚高端市场的钱、赚碳纤维产业链的钱。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新一代数字技术不仅帮助我们实现传统装备赛道上的净利润率和市场份额的提升,更加帮助我们开辟了新的碳纤维装备的赛道。经过数字技术的加持,与同行相比,我们的碳纤维装备优势更加明显,不仅能耗可节省1/4,用工也可减少3/4,未来效率还会有更大的提升。今年我们不仅要实现1万台倍捻机和剑杆织机的产销,还将进一步加大碳纤维领域的投入力度,持续开拓更加广阔的新蓝海。”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祖干在分享企业如何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助力高质量发展时,信心十足地说道。

5月19日下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联合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杭州友成科技有限公司在浙江工业十强镇——萧山区瓜沥镇启动2023年萧山区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轻量化应用创新大赛。会议主办方表示,创新大赛一方面是营造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浓厚氛围;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浙江“N+X”数字化改造模式(N为行业共性问题、X为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轻量化应用改造,帮助企业建立业务流程梳理和应用搭建能力,从数字化服务商的“授之以鱼”向企业内生数字化能力建设的“授之以渔”转变。

作为传统工业大区,萧山始终坚持以制造业为基石,以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工业强区,不断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能。

目前,萧山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46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7家、培育企业1家,位居全市第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位居全市第3;省级隐形冠军企业8家,位居全市第1;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9家,位居全市第3位。智能工厂示范方面,省级“未来工厂”认定企业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企业23家,位居全省第1。

在萧山区1646家规上企业中,实现“进销存”环节数字化即部署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企业占比约为50%,实现“进销存”和“生产执行”环节数字化即同时部署ERP和MES(生产执行系统)的企业占比约为20%。这说明经过近几年的推进,全区制造业数字化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进入了数字化改造的“深水区”,头部企业改造“停不下来”,中小企业改造“深不下去”局面亟待破解。

“我们认为制造业的推进方向,还是要坚定地沿着‘不断提升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殷切嘱托坚定不移得走下去。”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重点阐述了“三化”的深刻内涵,通俗地理解“不断提升工业化”就是不断提升高质量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城市化”就是不断培育高质量消费需求,“进而率先实现现代化”就是通过“产城人文”的深度融合,率先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

如今,在“不断提升工业化”方面,萧山探索出了一条“三步走”路径图。第一步持续加大技改投入,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第二步“精益+数字”两手抓,帮助企业从“人治”走向“数治”;第三步在第二步利润提升的基础上,一部分企业“向下”加大研发投入,走“专精特新”道路;另外一部分企业“向上”加大管理模式创新,走“组织型制造”道路,从而支撑浙江萧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下,萧山区正深入实施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努力让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加快从“人治”走向“数治”。同时狠抓“专精特新”企业和“组织型制造”企业培育力度。据悉,在政策扶持方面,萧山区将从2023年起,提升企业数字化改造政策扶持力度,将软件资助比例从20%提升至最高40%,配合小额“数字化赋能券”,最大限度激发中小企业轻量化应用创新。在党建引领方面,萧山区打出“红领智造”品牌、布局五大行动,率先走出行业党建萧山实践的新路径,通过出台制度性举措,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此外,杭州市萧山区联合省市经信部门,不断发挥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产业数字化路由器”“数字产业化新引擎”效应,自2022年1月运营以来,以招引入驻优质数字化工程服务商50余家,创造营收1.6亿元,赋能企业数字化人才6000余人次,获评国家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记者 曾庆华 通讯员 毛越)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