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 > 正文

世界实时:俳优的欢乐颂(上篇)

说唱嬉笑,诙谐讽刺,这就是当时的市井,是最接地气的快乐。边鼓一敲,他们的欢乐穿透了千年的时光。


(资料图)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厅中,存放着一件奇妙的击鼓说唱俑。这可能是国家级文物中最为人熟知的文物之一。这尊陶俑以泥质灰陶制成,头上戴帻,额前饰花,袒胸露腹,两肩高耸,赤足翘起,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陶俑的脸部表情十分丰富,额上皱纹历历可数,双眼眯成一线,似乎正说到精彩处,手舞足蹈,神采飞扬。这座陶俑在考古报告中,最初被命名为击鼓俑,后来被命名为“击鼓俳优俑”,收藏于国家博物馆,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宝。人们只要一见到这件文物,心情就会立刻变得开朗,那来自2000多年前的笑容,直到今天还具有无尽的感染力。

说到汉代俳优,现代人的印象大都来源于此,这件击鼓说唱俑便出土于成都天回的崖墓。它不仅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俳优形象,更成为东汉雕塑艺术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

成都北郊的天回山上多有崖墓。崖墓,俗称“蛮洞”,是汉代流行于岷江流域的一种仿生人住宅、凿山为室的墓葬形式,是四川地区突出的一种墓葬形式。其特征是沿着浅丘,人工将山谷的砂质岩层凿成方形洞穴,然后安葬遗体和放置殉葬品。到唐宋时期,因其年代久远,时人不识,崖墓慢慢被附会成了修仙炼丹的“神仙洞府”。南宋大诗人陆游指崖墓为“古得道之人藏丹之所”,因此,崖墓又被蒙上了幽秘神奇的色彩。相传这些崖墓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因此在历代都曾被盗掘过。

1957年2月,重庆铁路管理局工程处在天回山巫家坡半山腰进行铁路施工时,挖掘出了东汉崖墓数座。四川省博物馆文物专家闻讯后,立刻对这些崖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在3号墓中,一尊高约55厘米的人俑成为考古专家们的关注焦点。

这尊人俑便是之前提到的击鼓说唱俑。

在天回山发现击鼓俳优俑后,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相继出土了不少类似的陶俑,不仅有说唱俑,还有吹笛俑、抚琴俑、立舞俑、坐舞俑等等。但以成都地区发现的最多,这些制作精良的俳优俑以东汉晚期和三国时期居多。陶俑所展现出的市井生活便是那个时代的蜀地时尚风向。

这些俳优俑并非什么王侯将相,也没有什么神仙精怪,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他们自得其乐,也为他人带去欢乐。这种乐观的性格数千年来一直根植在成都人的性格之中。秦开金牛道吞并巴蜀之后,建造大城与少城,又兴修都江堰水利,成都一步步成为全国富足的工商业城市。富足的经济带来安定的生活,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蜀地与中原的交流融合中,蜀地这种艺术形式深深影响着全国各地百姓的生活。司马迁便对俳优有很高的评价,在《史记》中专辟《滑稽列传》,在中原地区也曾经出土过俳优俑,这也成为俳优说唱形式在汉朝时期流行的证明。

俳优是一种古老的以乐舞谐戏为主的表演,俳为戏,优为乐。“俳优”之称首见于《荀子·王霸》:“乱世不然,污漫突盗以先之,权谋倾覆以示之,俳优、侏儒、妇女之请谒以悖之。”说明俳优当时已进入社会政治生活。《史记·滑稽列传》中就记录了先秦著名的几位俳优,他们都是利用调笑对当时政治进行过干预的人物。可见在司马迁笔下,这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具有非凡的讽谏才能。到了汉代,由于角抵百戏的兴起,俳优戏已经发展成为以滑稽为主,以言语讥讽使人发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表演形式了。两汉时期,虽然俳优表演者地位低下,但这种表演形式却深受宫廷、贵族和市井民间的喜爱。曹操本人就非常喜欢俳优,《三国志》里记载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

中国古代极重修史,除了用文字写史的太史官外,还有以传诵说史或持鼓说唱史诗的“瞽史”,这些乐师与史官并称的人后来演变成普及历史知识的民间艺人。他们以聪敏机智的口才,演唱史诗和民间传说,或用滑稽讽刺的语言讥讽社会上的达官贵人,因而引人入胜。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持鼓说唱的俳优俑也就是古代的说书艺人。秦汉时,中国话本小说还未正式出现,而说话艺术已经职业化了。

基于此,现在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俳优不仅是中国说唱艺术的开山鼻祖,对中国戏曲、杂耍和话本小说等的兴起都起过重要作用。

编辑:何雯雯

校对:赵珺

审核:祝子翔

标签:

精彩推送